7月14日上午,厦门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航空航天学院常务副院长尤延铖,学院党委书记袁国柱带领学院党政班子成员、各系/中心负责人一行赴海洋与地球学院,参加其2025年度学科发展研讨会。会议由海洋与地球学院党委书记刘艳杰主持。
会上,厦门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部主任、鹭江创新实验室主任戴民汉院士作《厦门大学海洋学科群建设现状与展望》的特邀报告。他系统介绍了厦门大学海洋学科的总体概况、代表性成果,以及在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他强调,海洋学科具有高度综合交叉的特征,未来发展需聚焦重点、补强短板,发挥高能级平台效能,推进海洋有组织科研、有组织成果转化,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变革人才培养范式,助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尤延铖以《航空航天学院十年发展思考》为题作报告,他结合厦门大学航空学科近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分享了对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建设的思考与探索。他表示,航空学科将紧扣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进一步凝练以“高、低、新、智、海”为核心的特色发展体系,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学科方向。依托厦门海洋区位优势和厦大海洋学科的深厚积淀,学院将重点推进航空与海洋学科融合,筹划建设海空联动无人系统、装备及试验平台,以全局视野与创新思维推动学科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海洋与地球学院院长刘志宇作《海洋与地球学院“十四五”发展回顾及“十五五”规划》的专题报告。他全面梳理了海洋与地球学院“十四五”期间的发展成就与不足。“十五五”规划期间,海洋学科将统筹推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五位一体协同发展,优化师资队伍、科教平台、支撑体系、制度文化、经费资源五大创新要素,瞄准国际科技前沿,推动海洋科技创新,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科学人才培养基地与科学研究中心,强力支撑国家海洋强国战略。

此次跨学院交流研讨,不仅为航空航天学院借鉴海洋学科建设经验搭建了高效平台,更迈出了两大学科深度融合的关键一步。通过打破学科壁垒、整合优势资源,将推动航空与海洋领域的原创性研究与技术突破,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注入新动能,也为服务国家海洋强国与航空强国战略、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文:吴馨仪、欧阳智贤
图:陈照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