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学生成长发展需求,自2025年2月起创新推出“旗帜工程、特色学堂、心晴航班、共治共享、服务平台”五路并举举措,将“一站式”学生社区打造成为思政教育的前沿阵地、协同育人的实践平台、学生成长的温暖家园——“航院之家”,构建起具有航空航天特色的社区育人新生态。

图1厦门大学“航院之家”社区文化墙
“旗帜工程”领航,筑牢思政育人根基
学院充分发挥党建引领核心作用,将“远亲不如近邻”的传统人文理念融入学生社区治理,构建党委统筹、“近邻”党团组织联动、多方协同发力的“一站式”学生社区工作格局,让红色旗帜在社区高高飘扬。
党团组织深度融入社区建设,2024年底学院党委正式发文公布博学先锋、映雪先锋党支部委员和书记任职,为社区党建注入专业力量;新生入学报到设置“党员、团员双报到”环节,将“空天报国”的理想信念融入入学第一课,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同时,学院持续健全社区工作机制,2025年6月,党委专题研究《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社区学堂”建设工作方案(送审稿)》,推动党员干部、专业教师、辅导员等多支队伍下沉社区,打造“宣传墙+党员先锋岗+团员先锋岗”立体化思政阵地,通过主题党日、党支部书记述职大会等常态化活动,切实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生日常,夯实育人实效。

图2 航空航天学院新生“双报到”和“两书同交”现场
“特色学堂”赋能,打造协同育人平台
自2025年1月起,学院精心打造“特色学堂”品牌,以多元活动为载体,构建“导师+学生+社区”协同育人新模式,让社区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第二课堂”。
截至 2025年10 月 , “ 特色学堂 ” 累计开展活动 近3 0 场 ,覆盖1300 余 人次,在 校级及以上宣传平台 发稿20篇。 “ 导师进社区 ” 活动精准对接学生需求,红色导师、学业导师、就业导师、心灵导师、健康导师、朋辈导师、校外导师等七类导师齐上阵 , 开展多样化的党团活动, 强化 思政 引领 ;打造 “ 无手机 ” 自习室,浓厚社区学风;创办 “ 悦动空天 ”体育 健康学堂,引领健身风尚;发起 “ 种厦纸梦 ” 志愿服务,践行责任担当。此外,考研复试经验交流会、研究生培养方案 解读 会、校外导师 行业 分享会等活动陆续开展,2025年3月至10月,累计吸引600余名学生参与,有效拓宽学生学术视野,明晰学业与职业规划。

图3 航空航天学院“特色学堂”
“心晴航班”护航,构建心理育人屏障
学院将心理育人核心品牌“心晴航班”引入社区,以“守护心灵、赋能成长”为目标,打造具有航空航天特色的社区心理服务体系,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位于映雪6的“心晴航班”工作室配备沙盘等专业心理设备,通过搭建“智慧航院”心灵导师预约系统,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入驻,常年开放预约为学生提供一对一心理支持。工作室还常态化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活动:4月至6月,心理讲座、团体辅导、专业沙龙等活动有序推进,累计服务24名学生;邀请心灵导师主持“师生关系优化”主题团辅活动,15名参与学生在互动中缓解心理压力,学会高效沟通,切实将心理健康服务延伸至社区“最后一米”。

图4 学生在“心晴航班”工作室参与心里沙盘游戏
“共治共享”聚力,激活社区自治活力
学院将“自新、自爱、自律、自强”知行教育融入社区管理,创新推出“共治共享”模式,推动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让社区成为学生“当家作主”的幸福家园。
基于学生社区楼栋布局,学院制定《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学生公寓网格化管理方案》,构建起 “16个一级网格+34个二级网格”的管理体系。定期召开网格员会议,每栋宿舍楼设楼长,每层楼配备层长、安全委员与心理委员,将班级干部工作范围延伸至社区。依托“博学”“映雪”兼合式党支部成立专项工作组,统筹社区课堂的预约、布置与审核;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动承担社区课堂环境维护任务,2025年1月至10月,“除尘布新”、“蛇舞新春贺岁送福”、“积分兑换环保志愿”等活动累计吸引200余名志愿者参与。此外,“一站式”智慧社区平台开通意见建议征集反馈通道,充分激发学生参与社区建设的主动性。

图5 定期召开网格员工作会议
“服务平台”提质,完善社区智慧服务
学院组织开发“一站式”智慧社区平台,整合“智慧使用、智慧管理、智慧评价”三大功能,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智慧+社区”服务体系,让便捷服务触手可及。
2024年底起,平台上线社区空间预约系统,学生足不出“社”即可完成学习研讨、活动举办等场地的线上预约,满足科创实践、交流分享、自主学习等多元需求;开通学生请假系统、心理咨询预约系统,优化管理流程,提升服务效率。截至2025年 10 月,平台已支撑航萨两院研究生班集体交流会、空天智能班级团建、“应急先锋”培训等30余场活动顺利开展,实现“数据多跑路,学生少跑腿”,为“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注入智慧动能。

图6 “一站式”智慧社区平台界面
未来,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将持续深化“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不断优化五路并举举措,以更优质的资源、更精准的服务、更创新的模式,为培养担当“空天报国”使命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实保障。
文/董佳闻、邓佳睿
图/航空航天学院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