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化与数字化高速发展的当下,新型诈骗手段不断翻新、潜藏风险,既威胁大学生的财产安全,更对校园生活的和谐安定构成挑战。筑牢反诈防线、提升学生防范意识,已成为当前校园安全工作的迫切需求。8月31日上午,航空航天学院邀请翔安区香山派出所朱昆尉警官,在西部片区3号报告厅为全体2025级新生开展防诈骗专题安全教育讲座,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寒主持讲座。

朱昆尉首先公布了2024年翔安校区诈骗案件的涉案总金额——详实数据带来强烈冲击的同时,也迅速唤起了同学们的警惕与关注。他以近三年校区发生的多起真实诈骗案件为切入点,结合具体诈骗流程、受害者亲身经历,通过“以案说法”的方式,让同学们直观感知诈骗分子的套路与陷阱。
随后,朱昆尉将校园高频诈骗手段归纳为三大类,并逐一拆解风险点:一是“演唱会门票”类诈骗,多以“低价转让余票”“内部渠道购票”为诱饵,诱导学生先行转账后失联;二是“兼职刷单”类诈骗,以“低门槛、高佣金”为噱头,先以小额返利获取信任,再诱导大额投入后卷款跑路;三是“网约色诱”类诈骗,通过不良信息吸引关注,再以“私密视频”“个人信息”为要挟实施敲诈勒索。
为进一步强化防范认知,朱昆尉还播放了多段预防诈骗的案例视频,通过真实场景还原帮助同学们识破诈骗分子的伪装技巧。讲座中,他与同学们共同剖析诈骗案件高发的原因,并详细讲解应对策略:一旦察觉疑似骗局,需第一时间停止转账、保留聊天记录与转账凭证,及时向学校保卫部门或派出所报案,切实守护自身财产安全。
“防范诈骗不是一次性宣传,而是需要长期坚持的日常防护。”朱昆尉强调,“此次讲座的核心目标,是帮助大学生提升识骗、防骗的主动能力,从源头减少诈骗案件发生。未来,派出所也将持续创新反诈宣传形式,扩大宣传覆盖面,与学校紧密协作,共同筑牢校园反诈‘防火墙 ’。”
反诈防骗是一场持久战,容不得丝毫松懈。此次专题讲座不仅有效普及了反诈知识,更在新生群体中营造了“人人识诈、人人防诈”的浓厚氛围,为维护校园生活的和谐安定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航空航天学院将把安全教育纳入新生培养体系,常态化开展消防、交通、信息安全等主题活动,进一步加大宣传引导力度,严格落实安全教育工作责任,确保安全知识真正入脑入心、落到实处,为2025级新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图/文:熊李成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