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十一届全国计算流体力学会议上,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李沁教授课题组2024级硕士生吴云川在会上做了题为《临界点精度保持的三阶WENO-Z格式精度分析与优化》的报告,并荣获CFD数值格式会场“优秀论文奖”。该报告介绍了课题组关于WENO-Z格式临界点精度恢复与分辨率优化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了一种精度优化引理,给出了一种提高归一化非线性权精度的途径并进一步基于该引理确定了光滑度量因子;在此基础上开展了针对相关参数的理论分析并提出关于局部光滑度量因子中参数对分辨率影响的引理,结合数值实验进一步确定了格式中的参数取值,最后在保持稳定性和尺度无关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提升分辨率的改进格式,并应用多种典型算例充分验证了改进格式的精度、分辨率与稳定性。

第二十一届全国计算流体力学会议于2025年8月15日至18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全国计算流体力学会议是每两年举办一次的全国性大会,本届会议由中国空气动力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航空学会和中国宇航学会主办。此次大会汇集了70多家单位的500余名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和学生代表,为我国计算流体力学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广阔平台,在推动我国CFD研究、发展和应用,促进计算流体力学科技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

课题组介绍:
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李沁教授(https://aerospace.xmu.edu.cn/info/2143/47773.htm)课题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高阶差分格式方面,针对WENO格式临界点降阶问题提出了新的区间临界点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具有更高分辨率与鲁棒性的WENO-PRM、-ZES系列格式;针对高超声速高温真实气体效应问题,基于Tannehill曲线拟合平衡气体模型、空气多组分化学反应模型、多温度模型及壁面催化氧化模型,开展多物理化学效应及其与非平衡过程耦合的理论分析与工程应用;稀薄流动研究方面,结合NS方程与滑移边界模型,开展了速度滑移和温度跳跃边界条件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复杂流动数值模拟和机理分析方面,开展高超声速激波-激波和激波-边界层干扰典型问题研究,提出干扰新模式、获得机理新认识;乘波体设计方面,发展了考虑真实气体效应的特征线方法以及宽速域乘波体优化设计方法,获得更高升阻比的乘波体外形;流动控制方面,开展了高空高速条件下气膜控制减阻降热研究,获得影响参数对减阻降热的作用机理以及喷孔优化新认识。
图/第二十一届全国计算流体力学会议,文/李沁教授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