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追寻领袖足迹 感悟楷模精神 汲取奋进力量——厦门大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学生研习班赴漳州开展实践

发布时间:2025-07-23

点击量:


为深化对党的建设理论知识的理解,将课堂所学融入生动实践,厦门大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学生研习班于7月12-13日赴漳州开展“追寻领袖足迹,感悟楷模精神,汲取奋进力量”暑期社会实践,通过实地探访、沉浸体验与交流研讨,引导青年学子在“行走的课堂”中开阔视野、砥砺品格、增长才干。研习班班主任航空航天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寒、信息学院党委副书记陈梦和研习班指导老师带队参加实践。

(图1实践队在谷文昌纪念园)

缅怀“四有”书记,探寻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曾先后十次对谷文昌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2024 年到访谷文昌纪念馆时更强调,谷文昌“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学习他不仅要心怀敬仰,更要见贤思齐,践行其做人与为政的准则。实践队首站便走进谷文昌纪念馆,在指导老师带领下,学员们瞻仰谷文昌塑像并敬献花篮,深切缅怀这位“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四有”书记。党员学员们面向鲜红党旗重温入党誓词,誓言铿锵,初心如磐。现场聆听《学习谷文昌精神,感悟谷公不平凡的一生》专题党课后,学员们对谷文昌的事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时任东山县委书记的他,带领全县人民将风沙肆虐的荒岛打造成生机盎然的“东海绿洲”。在谷文昌铜陵事迹馆,《谷文昌在铜陵》专题讲解再次生动再现其带领群众战风沙、筑海堤、兴水利的奋斗历程,让学员们深切体悟到他扎根基层、实干担当的公仆本色。

(图2实践队在谷文昌谷文昌塑像前重温入党誓词)

(图3实践队参观谷文昌纪念馆)

(图4实践队在谷文昌纪念馆前合影)

(图5实践队在谷文昌铜陵事迹馆前合影)

谷文昌书记“造福一方”的为民情怀,是无数优秀党员干部的缩影。在他们的带领下,东山县实现了产业赋能与乡村振兴的跨越式发展。循着这一脉络,学员们走进前楼镇下西坑村,实地了解当地依托海洋生态资源发展蓝碳经济、以新质生产力驱动乡村产业振兴的创新实践。

(图 6 实践队走进下西坑村参观)

(图7实践队在下西坑村听《蓝碳红利反哺村民》讲解)

传承时代精神,守护文化根脉

以“红军革命精神、谷文昌创业精神、龙江风格大局精神、中国女排拼搏精神、漳州110服务精神”为代表的漳州“五种精神”是滋养这片土地的精神富矿。女排精神是被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第一批伟大精神,“漳州110”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

为深入领悟精神内涵、传承红色基因,学员们走进漳州中国女排精神展示馆。馆内一件件珍贵展品、一段段拼搏故事,生动还原了中国女排“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奋斗历程,让“女排精神”直抵人心,激励学员们汲取奋进力量。随后,学员们走访“漳州110”事迹展览馆,深入学习这支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人民的保护神”的光荣队伍的先进事迹,深刻领会其“以人民为中心,做人民的保护神”的精神内核与“快、灵、亲、诚”的优良传统,对新时代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有了更真切的感悟。

(图8实践队在漳州中国女排精神展示馆前合影)

(图9实践队在“漳州110”事迹展览馆前合影)

(图10实践队参观“漳州110”事迹展览馆)

此外,学员们还考察了漳州古城外围,详细了解古城的历史沿革、文物遗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科学规划成果,在触摸闽南文化深厚底蕴的同时,深刻感受其时代魅力,进一步增强了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学思践悟精神,坚定理想信念

实践尾声,学员们结合所见所闻所感,围绕“如何传承弘扬谷文昌创业精神、中国女排拼搏精神、漳州110 服务精神”“如何增进文化自信、服务高质量发展”等主题开展深入交流研讨。

(图11实践队在交流研讨)

此次实践采用“沉浸体验+现场教学+交流研讨”的多元形式,将理论学习的“知”与实践探索的“行”紧密结合。通过沉浸体验和现场教学,学员们拓宽了视野格局,增强了文化自信,汲取了强大精神动力,理想信念愈发坚定。通过交流研讨,学员们将书本理论知识与实践见闻深度融合,在追求知行合一中深化了学思践悟。

学员们纷纷表示,此次漳州之行是一次深刻的思想启迪、精神洗礼与能力锻炼,收获颇丰。大家将把谷文昌的为民情怀、女排的拼搏精神、“漳州110”的服务宗旨内化为前行动力,把在乡村、古城、展馆中的所见所思所悟带回校园,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专业学习与社会服务,把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奉献中锤炼品格,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华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文/陈滢、董佳闻

图/杨鹏

© 2015~2025 版权所有 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