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推进有中国特色、国际水平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新体系建设,在教育部的支持下,厦门大学与福建福耀科技大学开展2026年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项目,合作培养拔尖科技创新人才。该项目在我院的招生专业和人数等信息如下:
一、联合培养专业及人数
| 厦门大学拟招生院系所及专业代码与名称 | 学制 | 拟招生人数 | 福建福耀科技大学联合培养学院 |
|---|
| 400 航空航天学院 | 085406 控制工程 | 全日制 | 3 | 智造与未来技术学院 运载与智慧交通学院 |
| 400 航空航天学院 | 085407 仪器仪表工程 | 全日制 | 1 | 智造与未来技术学院 |
| 400 航空航天学院 | 085503 航空工程 | 全日制 | 1 | 运载与智慧交通学院 |
| 400 航空航天学院 | 085801 电气工程 | 全日制 | 1 | 运载与智慧交通学院 |
| 400 航空航天学院 | 085804 航空发动机工程 | 全日制 | 1 | 运载与智慧交通学院 |
注:实际招生计划以教育部最终下达招生计划为准。
二、报考
报考本联培项目的考生,请根据《厦门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厦门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等,按要求完成报名和考试。
三、联培项目特色
1.厦门大学与福建福耀科技大学2026年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2026级联培硕士生”)的学籍属于厦门大学,学籍管理、培养要求、学位授予等规定按照厦门大学要求执行。在满足厦门大学的毕业条件和学位授予条件后,颁发厦门大学学历学位证书。
2.2026级联培硕士生采用双导师制,由厦门大学和福建福耀科技大学共同安排导师。依托双方研究平台,双方导师共同协商,合理安排联培硕士生的科研训练内容。
3.联培硕士生在厦门大学和福建福耀科技大学学习和科研工作期间,需遵守学校相关管理规定。
四、联系方式
联系人:马老师
办公电话:2181231
办公邮箱:aeroyjs@xmu.edu.cn
航空航天学院
2025年10月24日